在大城市待久了的人,真的很难再回小县城

今天跟我老家的妹妹聊天,她现在进了体制,事业编,工作挺稳的。
我们聊八卦,聊生活,聊很多,聊着聊着,突然就聊到了那句特别火的说法,
“小城市安放不了灵魂,大城市安放不了肉身。”
以前我觉得这话听起来有点悬、有点矫情。但今天我真觉得,它不是空话,它太具体了。
尤其是放在我的身上,我就是那个,在大城市安不下身,在小城市安放不了灵魂的那个人。
在大城市,感觉自己总是在追赶、冲刺,吃着20块的沙拉盒、刷着房租,咬着牙拼命上班赚钱,虽然累,但你总觉得“我好像还可以成长,还有空间”。
而小城市呢?日子缓下来,人也容易安逸下来。
在小城市,你的能力是次要的,关系才是主导你人生轨迹的核心变量。
你想进一个系统,靠的不是能力,而是关系。 你想在里面站稳脚跟,要送礼,要打点,要人情世故一套熟练操作。
你的能力在这里,不是加分项,甚至可以说是减分项。 实力是人脉的综合体,而不是个人能力的 在小县城里,有另外一个世界的逻辑 不是你有多能干,而是你“被谁认可”;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爹是谁” 而且,这种稳定,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它要我们交出“成长性”和“自我选择权”。
也不是说在体制内就没有成长,而体制内的成长,和能力不是强相关,某些方面,他甚至可能不是公正的。 所以,安稳的背后不止是慢节奏带来的舒适感,也有,信息的滞后,机会的封闭,甚至还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你得,重新去适应和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并且,放下要强的心,放下自己对于进步和成长的掌控感。
那我就在想啊,你说,人生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小县城的朋友去追求稳定,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日子 而有些人去追求成长,在大城市里承受每一个不确定的明天。
你站在小城市的屋顶上,向往着大城市的机会;她挤在大城市的地铁里,又羡慕着老家的烟火气。
是不是我们所有人的痛苦,都来自于在走自己的路时,看见了别人的光。 好像你不管怎么选,都会错。
但我越来越觉得: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走了哪条路, 而是我们能不能在“走下去的过程里”,不断清晰和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追求,小县城的人间烟火,想要安稳幸福的度过一生,那就不要看别人在大城市里,光鲜亮丽的生活。
如果想要在大城市里享受自由和快乐,也放下对于稳定的执念。 不是看到别人在哪里光鲜,就想自己也换条路试试。 也不是自己遇到低谷,就怀疑整条路是不是错的。
我们得知道,每一条路上都有高峰,也都有低谷。 如果你总在低谷时换道,那你的人生永远在“重启”,永远没法登顶。 人生啊,它从来不是选择题,不是“选对一条路”你就能一路顺风。 它更像是主观问答,答案,是你走着走着,自己写出来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走的这条路,是不是通向,你想要的那种未来。 真正的稳定,原来从来都不是外部条件,而是源于内心的坚定 每个人的答案,也都不是固定的,而是你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走完那条你愿意去披荆斩棘的路。
总之,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也从来没有哪条路是对或错, 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独一无二的路。
来源豆瓣:绿邮car
相关阅读: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