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否正尝试策划让格陵兰岛脱离丹麦?

丹麦外交部于周三召见了美国驻丹麦最高外交官,以讨论以下情报报告:据称美国公民秘密试图影响格陵兰(丹麦的自治领土,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觊觎的地区)民众以反对丹麦统治。
丹麦的指控
丹麦公共广播公司DR报道称,至少有3名与特朗普相关的美国人在开展秘密行动,企图鼓动格陵兰脱离丹麦并加入美国。报道称,这三名人员正受到丹麦当局的严密监控,但并未披露其姓名。其所谓的行动包括:
- 收集支持特朗普的格陵兰人名单。
- 探查丹麦与格陵兰之间的紧张关系。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表示:
“任何针对丹麦王国及格陵兰民主事务的干涉都是不可接受的。”
她补充称,美国方面当天并未明确否认这些报道,“这当然是严重的”。
丹麦外交大臣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也对法新社表示,他意识到“外国势力”对格陵兰的地位很感兴趣。
专家评论
哥本哈根智库“Europa”首席分析师克里斯汀·尼森告诉半岛电视台:丹麦召见美国外交官是“极其罕见”的行为。
她指出,“召见美国临时代办进行正式抗议,说明哥本哈根对局势极其重视。这显然不是例行外交,而是一种强烈抗议信号。”
尼森补充道,近年来丹麦只做过一次类似举动,当时也是因为同一问题:美国情报机构被指受命调查格陵兰的独立运动及其资源潜力。
《华尔街日报》此前的报道
2025年5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领导下的高级情报官员,指示情报机构收集关于格陵兰独立运动及其对美国获取资源的态度。
报道称,情报机构被要求特别识别那些支持美国在格陵兰目标的格陵兰人和丹麦人。
当时,弗雷泽里克森对美联社称该报道是“谣言”,并表示:“你不能对盟友进行间谍活动。”
随后,加巴德办公室发表声明,指责《华尔街日报》“助长深层政府力量,泄露机密信息以打击总统”。声明还警告称:“泄密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美国的回应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证实了马克·斯特罗与丹麦外交部官员的会面。声明称斯特罗“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并重申了格陵兰、美国和丹麦之间的紧密关系”。
声明还指出,美国尊重“格陵兰人民决定自身未来的权利”。
但在有关美国公民的具体行为问题上,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政府不控制或指挥公民的私人行为。”
特朗普关于格陵兰的表态
格陵兰人口约有5.6万,其中大多数为因纽特人。
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他就曾表示有意购买格陵兰岛。因丹麦拒绝“出售”,特朗普甚至取消了访问哥本哈根的行程。
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加大了在该问题上的力度:
- 2024年12月,特朗普在其“真实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格陵兰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绝对必要的。”
对此,格陵兰首相穆特·埃格德回应道:“格陵兰属于我们,我们不是商品,也永远不会被出售。”
- 2025年1月,在特朗普之子小唐纳德·特朗普访问格陵兰之前,特朗普再次发文称:“格陵兰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如果并且当它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部分,其人民将大大受益。”
- 2025年3月,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格陵兰前,特朗普再次表示:“我们需要格陵兰,全世界也需要我们拥有格陵兰,包括丹麦。”
对此,弗雷泽里克森回应称:“这种对格陵兰和丹麦的施压不可接受,我们会予以抵制。”
格陵兰的重要性
- 矿产资源:格陵兰富含稀土矿物,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其拥有欧盟认定的34种“关键原材料”中的25种。
- 石油天然气:当地因纽特人反对开采,因此格陵兰并未开采油气。
- 经济:依赖渔业。
- 战略意义:位于北美至欧洲的最短航线上,对美国军事行动及导弹预警系统极具战略价值。

丹麦与欧洲的回应
- 丹麦与格陵兰官员多次强调:“格陵兰不是商品。”
- 2024年12月,丹麦宣布增加15亿美元在格陵兰的国防开支。
- 欧洲领导人支持丹麦:
– 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强调:“边界不能靠武力改变”。
– 法国外长巴罗表示:“格陵兰是欧洲领土”。
- 2025年6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格陵兰,重申尊重其领土完整。
美丹之间的其他摩擦
- 风电项目受阻: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叫停了丹麦公司Ørsted在美国罗得岛近海的风电项目,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利益”,从而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17%。
- 民调:2025年1月的“YouGov”民调显示,46%的丹麦人认为美国对丹麦构成“较大或很大威胁”。
格陵兰对美丹关系的态度
- 历史背景:自1700年初期,该岛由丹麦统治,直至1979年实现自治;2009年起享有合法独立权,可通过公投实现。
- 民意:2025年1月的民调显示,56%的格陵兰人支持独立,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希望加入美国。
- 历史伤痕:丹麦曾在1950–1970年代强制分离因纽特儿童、并对4500名女性实施强制节育。
- 道歉:2025年8月,弗雷泽里克森向因纽特女性公开道歉:“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必须承担责任。我代表丹麦道歉。”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