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之间新的友好关系是否会重塑贸易格局并损害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五年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印度受到欢迎,而中国则受到谴责。
2020年2月,特朗普以美国总统身份首次访问印度,在艾哈迈达巴德举行了题为“Namaste Trump!”(你好,特朗普!)的大型集会并发表讲话。此次访问期间,两国关系和贸易额大幅提升,这位美国领导人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私人友好关系也得到了公开展示。
另一方面,同年6月,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却急转直下:20名印度士兵在拉达克地区加勒万河谷与中国军队的冲突中丧生。印度禁用了包括TikTok在内的200多个中国应用程序,印度和中国军队在争议边界沿线列队对峙。新德里还扩大了与美国以及QUAD(正式名称为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该对话还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国防和战略合作。
就在今年5月,印度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此前巴基斯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致命袭击后,在与印度的四天战争中使用了中国的防御系统。
但特朗普的关税战,尤其是针对印度的关税战(印度的进口产品被征收了50%的关税)以及地缘政治的快速变化,导致新德里与北京的关系解冻。
与此同时,政治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领导下的白宫正在毁灭数十年来为其在亚洲影响力奠定基础的外交和战略成果,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
“龙象共舞”
本周早些时候,莫迪总理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称赞两国“尊重彼此的利益和敏感性”且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在对新德里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期间,王毅还会见了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和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讨论两国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边界争议问题。
中国外交部表示,两国已步入“稳步发展轨道”,应“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会晤中,双方宣布了一系列建立互信的措施:恢复直航、简化签证手续和便利边境贸易。今年6月,北京允许印度朝圣者前往西藏圣地朝圣。两国还同意探讨就部分漫长争议边界地区达成“早期收获”解决方案。该边界是两国历史紧张关系的最大根源,包括1962年的那场战争。
莫迪还正式接受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出席定于本月底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和俄罗斯牵头的区域组织,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其旨在对抗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这将是莫迪七年多来首次访华。
王毅周一表示:“过去几年我们经历的挫折不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我们很高兴看到边境地区现已恢复稳定。”他指的是加勒万河谷冲突,该冲突中也有四名中国士兵丧生。
今年早些时候,习近平主席呼吁中印关系呈现“龙象共舞”的局面——龙象常被视为这两个亚洲大国的象征。
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研究员萨娜·哈什米告诉半岛电视台,印度和中国之间为尽量减少紧张和分歧所做的努力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去年10月,莫迪和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会晤,打破了多年来双方甚至在多边论坛上都回避的僵局。
她表示:“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对新德里竞争对手巴基斯坦的优惠态度,让印度别无选择,只能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对手数量。”
今年,美国已两次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其中包括与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史无前例的会晤。尽管新德里否认华盛顿在其中扮演了调解人的角色,但美国总统还多次声称,是他促成了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
哈什米表示:“对北京来说,(与印度的)接触似乎主要是策略性的,而对新德里来说,这更多源于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
虽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特朗普试图孤立中国,但哈什米表示,白宫“肯定试图孤立一个关键的战略伙伴——印度”。
特朗普以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此前已加征25%的关税。但他尚未对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中国征收此类关税。
贸易经济学家比斯瓦吉特·达尔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正在引发亚洲格局的重新调整。“过去几个月,(中印关系)改善的步伐确实加快了,”他说。
“两国关系似乎发生了真正的转变,”他补充道,“而且这种转变将会持续下去。”
亚洲贸易集团?
政治和经济专家还指出,如果中印关系转暖,这可能会减轻美国关税对两国的打击。
随着华盛顿提高对印度主要出口产品的壁垒,进入中国市场、更顺畅的跨境贸易和协作的供应链网络将有助于新德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2024-2025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达992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进口激增。中国是印度仅次于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然而,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大约是印度对美贸易逆差的两倍。
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的哈什米表示,中国正试图拉拢印度,并已表示将为印度商品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这或许能减轻印度受特朗普关税影响的负担,减轻其战略和经济脆弱性的影响,也有助于缩小印度目前与中国之间巨大的贸易失衡。”她说道。
哈什米表示,对中国而言,赢得印度的支持也将是其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重大战略收益。“新德里一直是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的关键支柱,因此与印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将使中国能够证明,中国,而不是美国,才是可靠的经济和安全伙伴。”她补充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印关系的客座研究员伊万·利达列夫表示,印度和中国都意识到,由于两国关系紧张,他们在地缘战略上损失惨重。
他说:“中国意识到自己将印度推得太靠近美国,而新德里方面也意识到,与美国的密切关系现在会使其付出巨大代价。”
利达列夫表示:“中印关系改善为独立于华盛顿的亚洲贸易集团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他补充说,印度和中国的双边贸易可能会有所增长。
然而,哈什米指出,印度和中国合作的密切程度存在内在限制。与其他几个国家一样,印度一直在努力通过减少对单一来源的过度依赖来降低其供应链风险。她表示,“如果不对日益增长的对华依赖做出强有力的回应,这种做法将被证明是无效的”。而对印度而言,“美国新一轮关税只会加剧这一挑战”。
她告诉半岛电视台:“关系解冻或许有助于双边关系正常化,但不太可能改变现状,因为竞争和冲突将持续存在。而且,随着各国在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争相与北京实现经济关系正常化,全球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将持续存在。”
四方安全对话,优势减弱
自乔治·W·布什总统任期以来,华盛顿一直将印度描绘成制衡中国的民主力量。贝拉克·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赋予了新德里在平衡北京崛起方面的核心作用——随着包括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四方安全对话”的成立,这一角色变得更加突出。
对美国而言,“四方安全对话”已成为其亚太战略的核心,将数十亿美元投入亚太基础设施、供应链韧性和关键技术。专家指出,“四方安全对话”使美国无需仅仅依赖正式联盟即可展现影响力,同时仍将新德里纳入合作的安全和经济框架之中。
自冷战以来,新德里一直奉行以战略自主为前提的外交政策——在具体问题上与不同国家合作,但不会加入任何军事同盟,也不会在意识形态上将自己定位为对抗其他大国的集团。
然而,华盛顿方面的基本设想是,更紧密的美印关系,加上新德里和北京之间历史上的互不信任,将使印度成为对抗中国的关键支柱。为了拉拢印度,历届美国政府都避免就其与莫斯科的传统友谊向新德里施加过大压力。莫斯科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一直是这个南亚国家的主要武器供应国。这一政策在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期间依然延续,事实上,美国鼓励印度购买西方国家抵制的俄罗斯石油,以抑制全球原油价格。
现在,特朗普正在颠覆这一平衡,并希望印度正式选边站。
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顾问彼得·纳瓦罗8月18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谈及印度的外交政策时表示:“拜登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对这种战略和地缘政治疯狂视而不见。特朗普政府正在与之对抗……如果印度希望被视为美国的战略伙伴,就需要开始像美国战略伙伴那样行事。”
与此同时,印度官员表示,新德里不会放弃其“战略自主”。
新德里尼赫鲁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教授狄伯杰(B.R. Deepak)表示,中印关系升温将使美国在全球机构中孤立中国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狄伯杰告诉半岛电视台:“如果新德里在发展融资、多边改革、去美元化或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与北京更加紧密地结盟,这将削弱华盛顿团结民主国家对抗中国的论调。”他还补充说,这为北京推动建立另一种全球秩序提供了合法性。
狄伯杰表示,更加友好的北京与德里路线可能会缓和印度在四方安全对话中公开采取反华立场的意愿,推动该组织朝着更广泛的议程发展,即在亚太地区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充当一个直言不讳的反华集团。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利达列夫表示,中印关系缓和将“导致四方安全对话内部出现复杂情况,从而破坏该组织内部的相互信任和使命感”。
不过,狄伯杰表示,四方安全对话的“战略相关性”将保持不变,尤其是在“弹性供应链、新兴技术、气候合作和海上安全等共同目标”方面。
哈什米指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非常注重加强四方安全对话,但现在却在破坏其凝聚力。
她表示,目前亚太地区“似乎并非美国总统的优先事项”。但她指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华盛顿也会发现地区格局发生了变化:说服印度加入任何反华联盟都将非常困难。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