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为美国经济引擎,却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

人工智能在美国已成为一股新兴力量,正在重塑经济增长,并以不均衡的方式重新分配生产力收益。尽管房地产和消费支出等传统行业正承受着高利率和关税混乱的重压,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它已成为“当前美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引擎”。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技术突破,而代表着更广泛的结构性转变,因为巨型数据中心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而大公司在激烈的技术竞赛中重新调整了他们的投资重点,这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全球经济。
数据中心吞噬城市能源
《经济学人》指出,弗吉尼亚州北部靠近华盛顿的 阿什本市 已成为“全球数据中心之都”。
报告指出,抵达杜勒斯国际机场的旅客已经对毗邻居民区的巨型白色“盒子”景象习以为常。
这些建筑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的一部分,仅去年一年,它们就消耗了弗吉尼亚州主要电力公司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力输出,相当于整个城市的能源消耗量。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经济学人》指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并未阻止人工智能热潮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去年实际GDP增长2%,其中近六分之一来自对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处理器芯片、通信设备和数据中心的投资。
如果将为这些设施供电所需的电网升级以及软件本身的知识价值考虑在内,这一繁荣对实际 GDP 增长的贡献将上升到约 40%,该杂志称,对于一个仅占整体经济几个百分点的行业来说,这一比例“令人震惊”。
根据该杂志提供的数据,人工智能相关投资额占GDP的比例已上升至约1.5%,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投资的峰值。《经济学人》补充道:“迄今为止,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早期热情似乎比互联网初期的热情还要高。”
高利率下的投资狂潮
报告指出,科技巨头此前曾利用巨额利润和现金储备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资金,但目前的扩张规模已超出其自身融资能力,迫使它们不得不大量借贷。
尽管利息成本和电价高昂,这些公司仍毫不犹豫地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其耗电量可能与一个小城市的耗电量相当。
《经济学人》表示:“市场是一场赢家通吃的游戏”,并解释说,人们对融资成本或电价的普遍担忧正被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疯狂竞赛所取代。
对其他行业的冲击
然而,这种繁荣也给其他行业带来了成本。例如,住宅建筑公司更容易受到利率上升的影响,因为借贷成本上升导致住房建设速度放缓。
《经济学人》审查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住宅投资将保持停滞或萎缩,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非住宅投资则出现强劲增长,同比增长近30%。
电网压力也导致能源价格高涨,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报告显示,自2025年初以来,美国家庭平均电费上涨了约7%,部分原因是数据中心的巨大需求。
报告指出,美国实际家庭消费自去年12月以来几乎未见增长,而非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依旧疲软。这反映出一种“广泛的经济再分配”:对利率和能源敏感的行业萎缩,而经济增长愈发依赖人工智能投资。
泡沫隐忧
《经济学人》指出,将此次金融危机与 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进行比较,确实令人担忧,因为那次泡沫破裂之后,互联网泡沫急剧破裂。
该杂志认为,由于能源或处理器芯片短缺导致科技公司资本支出放缓,将会减少人工智能对整体经济的支持。
报告还称,这种经济放缓可能有积极的一面,可以缓解利率和能源方面的压力,但它将使经济失去最突出的增长引擎,而其他行业则显得更加脆弱。
《经济学人》在其警告中总结道:“如果建设数据中心的热情冷却下来,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阿什本,而是整个美国经济。”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