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究竟发生了什么?

八月 25, 2025 - 10:40
 0  0
华盛顿究竟发生了什么?

自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两周前宣布在华盛顿特区进入“打击犯罪的紧急状态”以来,这座城市已变成前所未有的对抗场所。这场对抗不仅限于街头——联邦部队和国民警卫队四处部署,还延伸至数字空间,并在那里展开了一场关于图像和叙事的较量。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自总统发布紧急状态公告以来,互联网上充斥着拍摄于城市街头的视频。在白宫宣传、居民发布的讯息以及路人提供的未经修饰的记录之间,逐渐形成了3种互相矛盾的关于华盛顿的叙事,其中每种叙事都折射出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

第一种叙事:官方强硬画面

在白宫和安全部门的平台上,充斥着喧嚣的短宣传片,画面中有警车在街头疾驰,全副武装的人员闯入建筑物,罪犯被戴上手铐——背景配着激昂的音乐。

其中一段视频于八月十四日出现在白宫的“X”平台上,标题为:“夜间例行巡逻:让华盛顿再次安全的实用版”,观看次数达到240万次。

在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上传到“X”平台的另一段视频中,特工们整齐排列在一条反驱逐的横幅前拍照,随后将横幅撕毁。其中一人蒙面对着镜头说:“我们正在夺回美国,亲爱的。”

图像的力量

波士顿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学院助理教授、社会学家琼·多诺万形容这些视频是“试图建构叙事的宣传”。

她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许多成员都是前电视明星:“他们深知图像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的力量。只要他们掌控了这些图像的生产、传播与互动,他们就会继续这种做法。”

保守派反特朗普新闻网站“壁垒”报道称,总统在接管华盛顿警务时,“更像是一位电影制片人,而非政治家”。

第二种叙事:市民的温柔对比

与此相反,许多居民和游客在他们的叙事中使用了总统曾形容首都为“肮脏的充斥犯罪的死亡陷阱”的话语作为其背景音,但他们的视频展示的却是美丽的樱花、波托马克河上的夕阳、街头音乐节和古老的城市地标。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当华盛顿展现出最美的姿态时,特朗普却将其描述为死亡陷阱——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反对总统的人们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他的言论。

第三种叙事:路人的镜头

与此同时,路人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有时晃动不稳——记录下执法人员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武力进行逮捕的场景。

只要有联邦执法机构的特工或检查点出现,人们就会掏出手机开始拍摄,传递未经修饰的原始画面,以揭露联邦干预的另一面。

一段广泛传播的视频显示,移民局特工拦下一名摩托车司机,理由是其“车牌不符”,随后开始盘问其法律身份。期间,一位居民高声要求他们使用即时翻译,因为该男子听不懂英语。

爱与抗争

部分华盛顿居民,例如米娅·斯维尔斯基,发布了写给自己城市的公开情书,认为这座城市帮助他们成长和探索。而其他人则展示日常生活片段,以纠正外界的印象。

《华盛顿邮报》评论道:每当联邦执法人员或检查点出现,人们立即拿出手机拍摄,传递未经修饰的原始影像,以揭露联邦干预的另一面。

在另一段视频中,二十多名警员出现在一个繁忙社区的检查点,而居民在地铁站附近愤怒地对抗移民与海关执法人员,一名司机甚至被扑倒在咖啡馆门口。

这些视频在“Instagram”和“TikTok”平台上获得了数百万次观看,成为居民互相提醒联邦部队存在的一种方式。甚至像著名发型师兼播客主持人乔纳森·范·奈斯这样的名人也加入其中。

多重叙事的较量

在观看了数十段视频之后,《华盛顿邮报》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关于华盛顿的影像与叙事之战,其结果取决于“镜头背后站的是谁”。

该报指出,围绕华盛顿的相互竞争的叙事,正在影响美国人对当下局势的看法。

来源: 华盛顿邮报

你的反应是什么?

喜欢 喜欢 0
不喜欢 不喜欢 0
喜爱 喜爱 0
有趣 有趣 0
愤怒 愤怒 0
悲伤 悲伤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