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炫富神车”,不值钱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福里斯特,编辑:安菲尔德
虽然喜提玛莎拉蒂的门槛一降再降,但真正对其感兴趣的人,可能也在变得少之又少。
车圈价格战打了一轮又一轮,各家车企降价换销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玛莎拉蒂这样一度成为“微商神车”的超豪华品牌来说,降价换来的是销量也是存在感,但隐隐失去的,则是品牌格调。
至于二者孰轻孰重,就很值得车企和消费者掂量了。
这个世界的参差有时候真的大到超乎想象。
当国产新能源车玩得风生水起,传统豪车靠抱中国汽车“大腿”求存已见怪不怪,就连曾站在车圈金字塔尖的超豪华品牌也不例外。
比如曾经在大众心目中,“调性”比BBA还高的超豪华品牌玛莎拉蒂,今年8月初被曝可能和另一个欧洲高端品牌阿尔法·罗密欧一起,采用奇瑞的E0X高性能电动车平台,来走自己的新能源之路。
“独家消息”顺着网线不胫而走,而面对记者的求证,奇瑞集团仅表示“没有听过”。这反倒更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潜在合作方之一的玛莎拉蒂。
毕竟,曾经在“微商成功学”中频频刷屏的“跑车皇后”,一个月前才刚刚因为掷出力度空前的降价促销,在互联网上引起高度关注。
2025年7月,不少人疯狂转发一条账号名为“上海浦东玛莎拉蒂”发布的新车促销抖音短视频。点开这条短视频,车身通白的玛莎拉蒂SUV车型Grecale(格雷嘉)颇为亮眼,但更亮眼的更抓人的却是短视频的文案,概括说来便是如此起来大意是:
“只需要38.88万元,你就能成为万人敬仰的玛莎拉蒂车主,速来。”
大多数人起初以为是“网络小白”借此起号。毕竟按照玛莎拉蒂给出的官方指导价,Grecale的起售价至少得65.08万元,现在却只需不到六折,确实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是人都得先愣一愣。
而这个过于诱人的促销力度,不出意外地很快冲上了热搜。
面对泼天流量,当地经销商倒显得淡定,迅速回应称促销属实,发布两天之后就卖出了十多辆。但他们也特别强调,促销只限老款车型的指定版本,且“只是门店专属,是经销商自身的买断包销行为,与玛莎拉蒂品牌无关”。
但这个解释,也很难掩饰玛莎拉蒂眼下的冷清境遇。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玛莎拉蒂今年前五个月仅仅卖出384辆车,同比下滑44%,下滑幅度远超其他超豪华品牌。
失色的“海神三叉戟”
玛莎拉蒂的主动降价,正好赶上近期小米YU7的大热。互联网清晰记得,起售价25.35万元的YU7,发售不到3分钟大定就突破20万,“什么时候才能提小米YU7”成为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虽然两者的定位并不相同,但在这个巧合的时间,当经销商抛出30多万的玛莎拉蒂,也就有了一种向正在排队的小米YU7准车主招手的即视感——不用等、有现货,且“比小米更豪华、更尊贵,不买就血亏了”。
事实上,这番吆喝并非今天才有。早在2024年冬天,就有经销商给玛莎拉蒂Grecale开出50万出头的报价,和官方指导价相比,差价足以抵得上一辆配置尚可的中级国产轿车。
彼时就有人惊叹,玛莎拉蒂“居然50万就能拿下了”,却不知那是玛莎拉蒂销量崩得最惨的一年。在中国,玛莎拉蒂2024年只卖出了1228辆车,同比暴跌71%;放眼全球,玛莎拉蒂的总销量也只有可怜的11300辆,同比暴跌57%,调整后亏损高达2.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8亿元)。
这份成绩单显然不光彩,让玛莎拉蒂母公司Stellantis不得不在2024年的巴黎车展上,尴尬地承认玛莎拉蒂“正面临财务困境”。而也因为亏得太多,Stellantis最近更考虑剥离并出售玛莎拉蒂,“海神三叉戟”又一次面临被卖的命运。
汽车圈里,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玛莎拉蒂过去何等风光。它的名气最早来源于赛车,曾和同在意大利诞生的顶级超跑车企法拉利、兰博基尼相提并论,三家共享“两王一后”的美誉——镶着海神三叉戟徽标的玛莎拉蒂,是自带时尚潮流的“天后”。
在中国,玛莎拉蒂的发迹史倒不算长。尽管它早在1995年就在上海车展亮相,但真正进驻中国市场、规模化地进行市场营销,却要等到2004年。
彼时,其首款入华的轿车“总裁”(Quattroporte)镶嵌着标志性的三叉戟logo,在群雄逐鹿的进口车中鹤立鸡群,走到哪儿都散发着一股“经济上行时期的美”,很快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最爱。
后来的故事便是套路化的顺风顺水。这边厢,玛莎拉蒂获得了大量社会精英和顶层名流的青睐,成为他们的“梦中情车”;那边厢,玛莎拉蒂也借水涨船高的销量先后将跑车、SUV等车型带进中国,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成也微商,败也微商
按照正常的剧本,随着经济上行,玛莎拉蒂的基本盘只会越来越稳。
故事的前半段也确实如此,哪怕后来因郭美美事件被无辜波及,也并没有让它的声誉受到太大影响。甚至在2017年,玛莎拉蒂在中国还迎来了高光时刻,14498辆的销售战绩让其在超豪华阵营里无比风光。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玛莎拉蒂通过新款SUV车型Levante赶上SUV风潮的红利有关。
有意思的是,许多普通人也是在这一年,才记住了玛莎拉蒂四个字——还有“微商神车”这个被牢牢绑定的标签。
2016年,一位倪姓微商高调宣布“一次性买了11辆玛莎拉蒂奖励给代理商和员工”,消息很快在中文互联网炸开了锅。
自此以后,靠朋友圈产生影响力的微商群体,盯上了自带气质的玛莎拉蒂,一套“玛莎拉蒂成功学”在朋友圈里飞速传播:“今天做微商,三个月后就能喜提爱车玛莎拉蒂,左手事业,右手家庭。朋友们,心动不心动?”
互助致富,微商们的口号最响亮。
你看,已经赚到钱的微商兴冲冲地跑到玛莎拉蒂4S店里下单,刚摸到致富门路的微商们也有样学样“攀”起了玛莎拉蒂,最起码也得跑到4S店和“三叉戟”车标合影,“买不起也得装作买得起的样子”。
那段时间里,一张和玛莎拉蒂的合影,几乎成了微商们的身份证明。不少玛莎拉蒂4S店见状并没有阻止,反倒搞起让人大跌眼镜的副业:9.9元的玛莎拉蒂素材包、200元的4S店拍照费、2000元的全套提车仪式,只要“微商们”开口,尊贵的玛莎拉蒂就能办得到。
但要知道,消费主义是天然存在阶级的,不然人类的欲望将无处安放。
对于玛莎拉蒂来说,被动成为炫富的工具并不可怕,但什么钱都想赚,以至于将老钱们花费巨款才能获得的尊贵待遇低价转让,此等“捡芝麻扔西瓜”的行为,只会让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们笑纳大礼。
反正对于玛莎拉蒂的受众们来说,车的分量远没有一般家庭所需的代步车那么重——换掉也就换掉了,又不是买不起。
毕竟高净值人群买的是代步车,更是财富和身份象征,但玛莎拉蒂被“微商神车”的设定深深绑定,老钱们不但失去了炫耀的资本,还得担心出门会不会被误认为“朋友圈里的暴发户”,承受抽象的“精神羞辱”。
当然,玛莎拉蒂自己也不太争气。2018年,玛莎拉蒂多款车型因为质量问题被频繁召回。烈火烹油之下,品牌形象迅速崩塌,销量也随之滑坡。
一蹶不振的颓势就这样维持至今,于是便有了那张火爆全网的“贱卖海报”。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只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观,即便打折力度相当诱人,玛莎拉蒂也很难等来更多的心动嘉宾。
公开报道显示,玛莎拉蒂的经销商网络也在加速收缩。真要冒险抢30多万的玛莎拉蒂,就得做好跋山涉水去维护保养的思想准备,以及为此付出的更多金钱和精力。
颠沛流离,飘忽不定
通过短视频卖惨求关注的玛莎拉蒂,并非是唯一一个遇冷的超豪华品牌。乘联会数据显示,包括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在内的多个超豪华品牌,今年前5个月都经历了销量上的“滑铁卢”。
销量滑坡、折价促销已是中国豪车市场常态。而这与本土超豪华品牌的崛起不无关系。比如2022年发布的比亚迪仰望,目前累计销量已经破万。
压力虽然大,但车圈并没有完全否定这些超豪华品牌的顶尖地位。即便是令人唏嘘的玛莎拉蒂,其新一代GT也依然得到汽车专业媒体的高度评价。
但对玛莎拉蒂的主要消费者而言,以上好评只是隔靴搔痒——这种针对特定人群的超跑车型,对玛莎拉蒂的整体销量帮助寥寥。真正为其贡献销量的,也只有Levante和Grecale两款油耗不低的SUV。偏偏其最欠缺的新能源车型,目前在售的也是一款超跑。
其实早在2020年,玛莎拉蒂就曾针对主流市场,掷出其新能源转型的“头炮”——Ghibli(吉博力)轿车插混版,但推出之后由于技术表现一般、产品力疲软,在新能源大浪中显得无所适从,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可以说玛莎拉蒂沦为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里的小透明,和糟糕的产品规划不无关系。不过,话说回来,玛莎拉蒂自创立之后日子就不安稳,每隔一段时间就因为财务危机而被易手,颠沛流离的发展经历令其品牌风格飘忽不定。
“两王一后”里,同样是超级豪华品牌,法拉利的特点是定位于赛道之上,兰博基尼的DNA是极具辨识度的比例、清晰的轮廓、精准的线条和光洁的表面。
玛莎拉蒂的调性到底是什么?曾经的老钱们给不出答案,红极一时的微商们可能从没想过,连玛莎拉蒂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
眼下的情况是,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空前激烈。玛莎拉蒂也在积极变革,比如推出新的车型、调整定价、更换熟悉中国市场的高管等,也包括和奇瑞尚在传闻中的技术合作。
只不过,更棘手的事情是,玛莎拉蒂还得给足马力往前跑,因为错过的机会太多,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玛莎拉蒂,只卖30多万了》盐财经2025-7-24
2.《中国新贵们,为何不爱玛莎拉蒂了?》豹变2025-7-18
3.《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字母榜2025-2-3
4.《昔日微商名片,如今销量狂降!玛莎拉蒂为何沦落到被7次贱卖?》电动车公社2025-7-11
5.《每天只能卖出一辆!玛莎拉蒂「求生」,暴降至50万|次世代车研所》新浪科技2024-11-4
6.《有人盼着玛莎拉蒂跌跤,来安慰自己从未抵达过罗马》速度计2025-7-16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