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让日本知道,当年到底败给了谁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鸿斌】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因此今年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日本战败80周年。毫无疑问,中国是二战东方战场反法西斯战争的战胜国,而日本是战败国。
但迄今为止,日本始终不承认在侵华战争中败给了中国,坚持认为只是败给了美国。
从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美国对以东京为主的98个日本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此后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相继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受降仪式。日本败于美国这一思维方式已成为几乎所有日本人根深蒂固的共同认知。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事实,来看看中国军民在那场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众所周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始于1937年7月,1941年12月日本又利令智昏偷袭珍珠港,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从此日本开始两线作战。它在两大战场上的具体投入如下:
以偷袭珍珠港的1941年为例,当年日本在华总兵力达138万人,占当时日本陆军兵力的65%。而仍留在日本国内的兵力为56.5万人,占比27%。而投放在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仅为15.5万人,仅占7%。
此后随着太平洋战场的战事不断升级扩大,1943年日本在华兵力略有减少,降至128万人,1944年继续减少至126万人(占比31%)。而在太平洋战场投入的兵力开始超过中国战场,达到了163.5万人(占比44%)。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但进入战争最后一年的1945年,这一兵力配置再度出现反转,中国战场的日军兵力猛增至198.5万人,逼近200万大关,而太平洋战场的日军兵力已无法增加,中国战场的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35万之多。日军在中国战场几乎全是陆军,而在太平洋战场则主要是海军,日本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诸多岛屿相继展开了激战。
接下来再看看当年日本在两大战场的军费投入。在发动“9·18事变”的1931年,日本陆军省和海军省的军费合计是4.6130亿日元,占国家预算的31.2%。1937年由于扩大了战争规模,于是军费开支猛增至32.7794亿日元,预算占比大幅度攀升至69.2%。1941年由于开始两线作战,军费开支急剧上升至125.342亿日元,其占比也水涨船高升至75.7%。
从1941年至1945年,日本在中国战场的军费开支总额高达415.41亿日元,占同期军费开支的57%。而在太平洋战场的开支仅为184.2亿日元,占比为25%,在中国战场的开支是在太平洋战场开支的2.26倍之多。因此,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纈厚对此得出的结论是:日本败给了中国,向美军投降。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除了在“密苏里号”上举行了受降仪式外,在中国湘西的芷江和南京也先后举行了受降仪式。
芷江受降是侵华日军在正式投降之前,于当年8月21日派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使节,在那里与中国陆军相关高级参谋人员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并在日本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
随后在9月9日,中国战区范围内的侵华日军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正式向中方无条件投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苏联等国的军官及媒体记者共400余人参加了受降仪式,同盟国代表一共47人。这充分表明这一受降仪式是在国际社会的见证下举行的。在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
此后,中国各地还划分为15个受降区(台湾及澎湖列岛为第15区)接受日军投降。倘若没有败给中国,又何来受降仪式?在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下隆重举行的这一受降仪式,还不能说明日本败给了中国?对这一铁板钉钉的确凿史实都视而不见,只能暴露狡辩者的无赖嘴脸。
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誓死抗战到底精神,远远超出了日本军方事先自以为是的预估。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日本军方曾狂妄地扬言:只要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极限施压,中国必将溃不成军,三个月即可结束战争。
但在“卢沟桥事变”不久后的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林彪师长的指挥下,在山西北部的平型关为配合友军作战对日军展开了成功的伏击战,一场战斗击毙日军1000余人。此战极大挫败了日本的狂妄野心,也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八路军115师战士在平型关公路两侧伏击日军(资料照片)
随后的12月,日军攻占了南京,并残忍屠杀了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这是国际战争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绝对无法容忍的反人类暴行。日军指望通过这样一场屠城来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但这一暴行的效果适得其反,此举彻底激怒了全体中国人民,中华儿女的抗战意志由此变得空前坚定和强烈。此后日本军方才深刻意识到速战速决的预测是一个极为严重的误判,这场战争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日本被这场持久战拖累到苦不堪言的程度。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大发表《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他深刻指出:日本是一个强悍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是一个小国,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是一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这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抗战的最后结果,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英明预见。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多次开展“扫荡”行动,其中不乏出动万人以上兵力的“扫荡”,与此同时日军还实施了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这都是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但压力越大,反抗越强,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由此而愈发坚强。据统计,仅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的对日作战行动合计就超过了12万次。
在抗战过程中,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先后与日军展开过大规模的战役,其中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在华北敌后地区,八路军105个团20余万兵力与同样规模的日军(也有27万人一说)加上5万伪军展开了激战,因此又被称为“百团大战”,该战役共击毙日军和伪军5万余人。
衡阳会战则是国民党军在湖南衡阳开展的抗击日军的作战,这是整个抗战过程中敌我双方伤亡最惨重、中日两军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从1944年6月21至8月8日,在装备不足、援军不至、粮弹不继的情况下,中国守城官兵仅凭粗陋的野战工事,孤军奋战,抗击日军波浪式的冲锋围攻,以血肉之躯阻止敌军进攻。衡阳保卫战历时长达48昼夜,以守军弹尽援绝、伤亡殆尽而惨烈告终。中国军队以少战多重创日本军,该战役共击毙日军2万余人,击伤6万人之多。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