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市场越大,这类人会越来越难找工作!

想象一下,以前一个工厂需要200个人做质检,工资3000块。现在同样的工作,只用5个人+AI就搞定,月薪还能喊到6000!企业级AI正在悄悄改变每一个工作岗位……
今天看到一条消息,大概是说:沙利文发了一个报告,中国企业级市场大模型的日均总消耗量为10.2万亿Tokens,阿里通义占比17.7%位列第一,字节豆包占14.1%,DeepSeek占10.3%。
Tokens被消耗的越多,这说明:
(1)说明AI已快速在企业中普及了。
(2)阿里通义第一、字节豆包第二、DeepSeek第三,三家加起来占比超过 40%!
(3)闭源模型依然是主流,开源大模型即将超越。
(4)AI市场规模越大,找不到工作的人就越多
下图为开源和闭源大模型列表:
上面的两张截图都来自沙利文的PDF报告,报告一方面是好事,但松松又深入研究了下:
通义千问、字节豆包、DeepSeek的主要客户是谁?
(1)阿里通义千问,客户主要以大客户为主,如金融、政务、制造为主。像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电网、石化、富士康、政务部门为主。
(2)字节豆包,以中小企业+自媒体行业为主,主要以抖音电商卖家、中小企业、广告公司、自媒体公司、教育培训公司为主。
(3)DeepSeek,因为DS本身就是金融行业出身的,所以他的客户以金融、券商、投行、科研机构为主,比如国泰君安、兴业证券都是DS的客户。
企业用AI大模型都干嘛?
企业买AI大模型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多,一般都是用来做客服、内容审核、语音交互、生成会议、写PPT啥的。
(1)比如招商银行,用的就是智能客服+风险审核,客户打客服电话,前端AI先接待,能解决70%以上的问题。复杂问题再转人工,大大减少客服压力。这样也就不需要招那么多客服了。
(2)国泰君安有个只能投研助手,就是帮分析师写报告、整理财经数据的。以前几天的活,现在几个小时就搞定,相当于节约了2-3个人工作量。
(3)富士康在产品线上用AI模型做子质量检测,用摄像头拍产品,AI就能识别产品的瑕疵,比人工检测快了几十倍呢。以前人工质检可以需要100-200人,但现在用摄像头+AI实时检测,每班可能只要5-6个人了,差不多节约了90%的人力。
(4)钉钉、飞书、企微这些软件基本都能自动总结聊天重点、生成会议既要。以前这些事都是秘书整理的,现在不需要了。
能感觉的出来:
(1)AI能给公司提高工作效率。
(2)AI创造一些工作岗位,但也减少了企业招人诉求。
(3)AI大模型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劳动密集型公司,比如富士康这种。虽然没有裁员,但这类质检员以后肯定不招了。
写在最后:
以前工厂要招200个人,月薪3000块。现在月薪6000块,但只招5个人,对企业来说,效率是提高了不少,还节约了成本,对外还可以宣传我们工厂人均薪水上涨到6K。
但AI也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AI训练、数据标注、模型运维等等。
对普通人来说:要么向上跨越,要么成为被AI替代的人。
相关阅读: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