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每年补贴900亿元:“生孩子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

“没有什么比发放现金更能激励人心,也更能表明态度的。”
根据2024年中央财政决算,当年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万亿元,支出结余3001.1亿元,育儿补贴支出压力较小。
生育补贴的发放不能仅靠地方政府去推动。“鼓励生育的投入与收益产出比无法在本地形成闭环,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
责任编辑:张玥
“从国家层面对生育的财政支持还是第一次。”视觉中国/图
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对于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以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
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领取的方式为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
7月30日下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
“从国家层面对生育的财政支持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更多人认识到生孩子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告诉南方周末。
没有一,就没有二和三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的标准是结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居民的养育成本和政府财力状况等多种因素,并参考国际上育儿补贴的相关情况,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确定的。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表示,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人口学者、育娲人口智库执行长黄文政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3600元的标准主要是由当前财政出资能力决定的,另一方面目前处于项目的初期阶段,投入资金不会太多。”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人口研究》副主编宋健认为,虽然经济支持措施包括税收减免、医保覆盖、住房支持等,但直接发放现金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没有什么比发放现金更能激励人心、也更能表明态度的。”
此前地方补贴的范围多限于二孩和三孩,全国方案中则纳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你的反应是什么?






